同济大学工程实践中心无碳小车校内选拔赛总结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10-26浏览次数:181

  2018年10月20日,由同济大学工程实践中心主办的无碳小车选拔赛,(暨第八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同济大学选拔赛)在同济大学彰武路校区工程实践中心举行。本届比赛是从同济大学4个院系的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了8支队伍共24余名优秀选手进入决赛。



  本届竞赛以3D打印、电控技术、机械设计为主题,以无碳小车为竞赛作品,在规定赛道上完成越障竞赛,即“以重力势能为动力的具有方向机械控制的极限行走无碳小车竞赛”。要求经过前期设计后,按照各自工艺,在比赛现场完成一台符合本命题要求的可自走的无碳小车,并进行现场各个环节的竞争性考核。工程实践中心为本次赛事组成了校内选拔赛组委会,组长由工程实践中心程宏主任担任。副组长由陆永明、李杰担任。



  参赛队员到指定区域领取参赛无碳小车,并对小车进行检查,发现零件已坏可以更换备用零件。在裁判员发出调试指令后,参赛队员调试无碳小车15分钟,不得超时。由参赛队员把已调试好的小车放在出发位置,并在小车前放置止动块。裁判员发出开始比赛指令后,由裁判移去止动块。小车在没有外力的影响下行走开始计分,如果在一分钟之内没有行走这次比赛结束,每队小车比赛,小车可运行三次,取三次最优成绩,如果三次小车均在一分钟后不行走,视该队比赛结束。这次比赛共有三个赛道,分别是“S”型赛道、“8字”赛道和障碍赛小车赛道。



     ①“S”型赛道,小车从赛道一侧越过障碍后,整体越过赛道中线,且障碍物不被撞倒或推出障碍物定位圈,连续运行,直至停止,小车有效运行距离为停止时小车前端(车停位置)与出发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凡小车走到终点时,记录砝码剩余高度,按比例计分。
     ②“8字”赛道小车比赛,在半张标准乒乓球台(长1525mm、宽1370mm)上,给三个障碍物,按“8”字型轨迹运行,障碍物的直径φ20mm,长200mm的两个圆棒。障碍物间距400mm,以小车完成8字绕行圈数的多少来评定成绩。

③障碍赛小车在赛道上按照相邻障碍墙之间最小间距为1米,小车在指定的赛道上进行避障和循迹行驶竞赛,从出发线开始沿前进方向所走过的中心线长度,至停止线(停止线是过小车停止点且垂直于中心线的直线)为止。评分以小车行驶距离和成功避过障碍数量计分。



        经过前期老师的指导和参赛学生的精心准备,比赛圆满结束,此项竞赛的目的是促进提高同济大学工程实践和工程训练教学创新技术的提升,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综合工程应用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大学生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