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工程实践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垃圾分类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7-01浏览次数:2320

同济大学工程实践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垃圾分类

同济大学工程实践中心在七一前夕开展了垃圾分类系列活动,其中同济大学工程实践中心程宏主任宣读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创文明校园”的动员令,号召同济大学工程实践中心全体职工教师学生增强主人翁意识,以服务学生为重点,守初心,担使命,共奋进,讲文明树新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工作,采取“一带三”即一个学院带动其他学院的做法以此推动全中心教师职工和学生践行垃圾分类。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的第一天,垃圾分类进入“最严处罚”。6月14日举行的上海城管执法系统生活垃圾分类执法推进会上透露:《条例》颁布后,上海垃圾分类执法力度将全面加大,生活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等环节全部纳入执法检查范围。处罚力度大大提高,对生活垃圾处置单位未按要求分类处置的,最高可以处以5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吊销经营服务许可证。


随着最严执法的倒计时,上海城管执法部门将重点开展全过程执法查处,加快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将在7月底前,上海城管部门将继续对党政机关、国企、事业单位、商场、公园、交通枢纽和12000多个住宅小区开展全覆盖执法检查,重点检查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环节是否符合法规规定。

7月1日起,生活垃圾不分类将变成违法行为。市城管部门建立了专项数据库,对属于违反法规规章的行为,进行教育劝阻和责令整改,为实施行政处罚做准备。拒不履行分类义务、拒不落实分类措施的单位和个人,除了依据《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处罚外,还会依法将违法当事人的信息纳入公共信用平台,实施信用惩戒。

同济大学工程实践中心接收到同济大学校领导的指示后,立即撤桶,在加大对各组织、领导、老师、学生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的同时,并要求各单位讲师学生严格按照法规自行将垃圾分类后,到指定地点进行垃圾投放,全面营造垃圾分类校园先行的良好氛围实现校园内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和分类收运。培养“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的意识,让师生自觉践行,加速同济大学工程实践中心生活垃圾类习惯的养成,为共建文明校园优质的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