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迎来春季学期学生集中返校。返校首日,四平路、嘉定、彰武路、沪西、沪北各校区进校点,共迎来近6000名学子返校报到。
一、规范化的入校流程 确保每个环节疫情防控到位
为了做好返校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学校特别开通了学生返校专用通道,并做好相关审核、登记和检测等工作。
学生进入专用通道,先接受体温测试 → 再将个人专属的返校码进行扫码验证 → 然后进行核酸检测登记 → 最后进入核酸检测集中采样点接受核酸采样。
核酸检测完毕,需向工作人员出示新冠疫苗接种记录,若符合接种第三针要求,可安排进行第三针接种。若不符合接种要求,则在现场做好信息登记,并被告知择期接种事宜。
温馨提示:核酸结果未出前,请佩戴好口罩,非必要不外出
二、系统化的防疫管理 依托学科优势实现科技赋能
学校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学科优势,自主开发了“智能返校系统”和“同济学生服务站”系统,覆盖所有在籍学生,能实现对学生单日风险和30日综合风险的智能研判和对学生风险点的智能管控。
在随申码和行程码之外,每个同济学子各有一个专属进校码,这是同济大学一大“硬核”特色防控举措。
学生连续健康打卡14天、上传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方可提交进校申请。
通过审核的学生,系统将生成一个包含其进校日期、报到校区、报到地址等信息的专属进校码。在校门口将进校码进行扫码验证成功后,学生的校园一卡通权限方能被开通。
三、专业化的硬核团队 保障技能支撑做好人文关怀
“小红帽”真情助力。为返校学生实时指引、寄存和看护行李、做好各项贴心服务……校团委通过招募,安排数量充足的“小红帽”参与志愿服务。
返校首日,首批“小红帽”上岗,均为寒假春节留校学生主动请缨,有部分学生连续数小时不间断在岗服务。
返校报到现场所见的一个个小细节,彰显着学校对学子生命健康的关怀关爱和对疫情防控大局的高度重视。
本文资料及图片来源:新闻中心、党委学研工部、校团委、校医院等